本院新闻 当前位置 : 首页 > 院务公开 > 医院新闻 > 本院新闻

“国家队”的担当 | 胸外科助力地方医院成功拆除胸腔巨大肿瘤

来源:777全讯白菜网时间:2024-07-22 分享:

盛夏七月,时序更新

777全讯白菜网

(以下简称“深圳医院”)

已入驻深圳七年有余

团队的发展正如盛夏的朝阳

迸发出勃勃生机

图片

正如“先富带动后富”的深远影响

深圳医院在逐年强化自身实力的同时

还带动周边兄弟县市“闯关升级”

图片

这一次

肿瘤诊治“国家队”胸外科携手

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(河源市深河人民医院)

成功击破了胸腔肿瘤“大BOSS”!

图片

图片

  来自河源的黄叔(化名),今年66岁,身体向来健康,小日子也过得舒坦。

  然而,就在2024年的初春伊始,他突然感到右侧腹部胀痛,这种不适感持续了一个多月,却始终没有缓解。

  在家人的劝说下,黄叔决定前往家附近的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(河源市深河人民医院)就诊。黄叔本以为只是简单的“肝疼”,检查结果却如晴天霹雳——

  黄叔右侧胸腔存在一个巨大的肿瘤,几乎占据了整个右侧胸腔,仅余少量的右肺组织在艰难维持生命。

图片

[ 白色虚线处为黄叔的肿瘤 ]

  而且还远远不止肿瘤,黄叔的肝内,还同时存在钙化灶和右肾多发结石等问题。

  *黄叔穿刺病理结果为(右胸腔占位)间叶源性肿瘤,结合免疫组化,倾向低度恶性梭形细胞肿瘤。

  不止“肝”被病魔攻陷,附近的肺,情况也不容乐观。

图片

  黄叔的肺功能检查显示为——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(MVV占预计值33.88%;FEV1仅为1.06,预计值仅为40%;肺弥散功能中度障碍,肺总量重度减少)。

  这些检查结果表明,黄叔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,需要尽快进行干预治疗!

图片

  巨大的肿瘤,严重的气短胸闷和肢体浮肿症状,以及重度的肺功能障碍,这几个词全堆在黄叔身上,让人不由得为他捏了一把汗。

  当地的医疗资源和条件,也很难为黄叔施行如此高难度的手术。

  图片黄叔:怎么办,我身体现在这个情况,能折腾去北上广么?

  当地胸外科医生劝住了黄叔想要动身的心,他们想到了百里之外长期支援的“兄弟团队”,于是二话不说,立即“摇人”——

  “摇”到的专家,正是深圳医院的胸外科副主任、主任医师张百华

  张百华教授迅速响应,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远程多学科会诊。在会诊中,多学科专家共同认为,黄叔的右侧胸腔肿物倾向于低度恶性梭形细胞肿瘤,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。

图片

  同时,医护人员向黄叔及其家属详细解释了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,也向患者家属亮出了深圳医院胸外科“国家队”的专业招牌,以及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。

  黄叔及其家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,决定接受手术治疗,为生的希望“再搏一把”。

图片

图片

  做好准备,集结队员,消灭病魔的“团战”正式打响。

  在张百华教授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(河源市深河人民医院)胸外科、麻醉科、护理部等多科室的紧密配合下,黄叔接受了胸腔巨大肿物根治手术。

  手术过程中,医生们发现肿物直径高达20厘米有余,有完整包膜,与部分右肺中下叶肺组织、膈肌及纵膈胸膜“关系紧密”。

  连得再紧也没用,专业团队的刀下,“照分不误”。

图片

图片

  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,手术团队成功地将这颗“定时炸弹”完整切除,并进行了细致的缝合。

  手术耗时不到3小时,术中出血也不多,黄叔的生命体征一直很平稳,他坚强地撑过了整个手术过程。

  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,黄叔的预后也比较顺利。

  术后复查显示,黄叔的右肺中下叶肺组织复张良好,胸闷、气短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,肺功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,身体状况逐渐恢复了正常

图片

深圳医院胸外科

作为肿瘤诊治“国家队”的中坚力量

不仅在兄弟团队面对艰难挑战时

及时伸出援手

还带动周边医疗机构

加强自身肿瘤防治的能力

“兄弟”同心,其利必然断金!

图片

专家介绍

图片

张百华

胸外科副主任

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

  • 临床擅长:

  从事胸部肿瘤外科临床工作近20年,主刀完成手术近5000例。对肺结节尤其是多发肺结节外科治疗临床经验丰富,擅长各类微创肺叶、肺段切除手术,尤其对复杂肺部手术包括袖式切除、联合亚肺段切除、气管肿瘤切除、化疗(靶向、免疫等)治疗后的肺癌切除等有独到之处。在食管癌外科治疗方面经验丰富,长年并发症发生率极低。并对肺癌、食管癌围术期综合治疗有深入研究,主持开展临床研究项目,发表多篇论文。

  • 专家简介:

  2013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。2018年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访问学者。精通各类胸部肿瘤手术尤其是胸腔镜、腹腔镜及机器人技术,在全国、南中国及两湖地区多个手术比赛中荣获冠军。在复杂肺癌手术、食管癌手术方面有较深入研究,并发表多篇论文。在多发肺结节治疗方面有丰富经验。发表第一作者/通讯作者SCI论文10余篇,主持和参与国家级、省部级课题12项。兼任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青年委员、世界华人医师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、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、《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》《中国普通外科杂志》青年编委等。

  • 出诊时间:周二、周四上午